任泽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提质增效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
本报讯(记者郭雨晗)在位于任泽经开区的龙泉剑—厚力五金产业园区,27家曾各自为战的小微制钉企业,如今实现厂房、设备、检测共享,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共赢”,走出降本增效之路。
近年来,任泽区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型企业达数百家,涵盖木工机械、建筑机械、食品机械、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等五大系列百余种产品。以“小升规、散入园、低提档”为路径,任泽区持续推动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上半年,集群营收达65.24亿元,同比增长8.3%。
天元星食品设备有限公司的桁架式全封闭智能蜂窝干燥生产线获中国坚果炒货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省内首台(套)3000米岩心钻机的核心部件……在任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实现突破。“这得益于任泽区实施的‘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永明地质公司机械研究所所长陈占荣说。
今年以来,不论是创新还是融资,企业的底气都更足了。任泽区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服务体系结构图、短板梯次突破表、项目招商建议表,一企一策助力发展,为不同阶段企业提供靶向扶持。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他们还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绘制产业集群金融图谱,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机械贷”“橡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200余家企业注入1.02亿元资金活水。
在推进“园中园”建设过程中,任泽区构建“核心制造区、研发孵化区、配套服务区”功能分区,创新“平台公司+央企+协会+园区”四方合作集采模式,组建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钢材集采中心,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以平台引智为突破口,任泽区柔性引进211名智库专家,高效吸纳京津技术转化成果3.66亿元,建成23家省级科创平台。“标准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3项行业标准由县内企业主导制定,1家省级科技特派团工作站签约落地,“邢湾智造”区域品牌越擦越亮。
与此同时,该区精准实施34个技改项目,推动2家企业登榜省级智能工厂,13家企业申报数字化转型项目。在产业链招商方面,签约落地19个优质项目,其中8个为高新技术项目,持续补强集群生态。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问题导向破题、以小切口攻坚大问题,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协同、共享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任泽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全面协同发展。”任泽区科工局科技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占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