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宿成为撬动“文旅+”产业新支点

2025-08-15 07:18:02 星期五  来源:邢台日报

我市盘活闲置星罗棋布的石头房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小民宿成为撬动“文旅+”产业新支点

本报讯(记者王帅薇)在沙河市柴关乡西沟村,石头房、古树与古村落街景构成天然的沉浸式场景,为游客带来“世外桃源”般的惬意感受。前不久,村里新开业一家太行山·居民宿,不仅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还带动周边小吃摊点热闹起来。

在我市西部山区,像西沟村这样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太行山古村落星罗棋布。过去,由于村民外出务工等原因,不少石头房被闲置,成了无人问津的“沉睡资产”。近年来,太行山沿线县(市、区)通过盘活闲置石屋,将“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信都区,层层叠叠的古老石屋与蜿蜒的石板路勾勒出原生态乡村图景。该区确定15个乡镇100个村作为民宿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村,打造出云阶客栈、象外高卧、云清清康养功能基地等一批精品民宿。今年上半年,该区民宿实现营业收入1800万元,同比增长20%。

向北不足百公里的临城县则依托临近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通过回收赵庄乡梁家庄村农户和搬迁户的闲置房屋,对墙面、地面、卫生间等进行改造,建成4套精品民宿,实现了村级闲置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西竖镇则利用南三岐村荒地周边的水源、A级旅游景区等优势资源,打造出集娱乐、休闲、住宿等于一体的露营基地,日营业额达9000余元。

沿着328省道向西,内丘县的康养民宿凭借独特的扁鹊中医药文化火爆“出圈”。当地大多民宿在店内放置售卖酸枣芽茶、酸枣仁膏、养生药膳、邢白瓷茶具等特色商品,成为展示扁鹊康养文化的“窗口”,与当地中药材、邢白瓷文化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内丘县康养文旅项目已吸引游客超2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我们正在实施11个总投资20亿元的酒店民宿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能力将提升至360万人次以上。”内丘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占锋说。

古村民宿迎来蓬勃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据了解,象外高卧民宿带动近25名当地村民就业,服务员月收入4000元左右,参与修建民宿的工人每月收入可达6000元。数据显示,目前信都区民宿从业人员较3年前增长近两倍,已形成一支近千人的专业化队伍。

云阶客栈创始人甄业青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从事旅游行业。2019年,他回到信都区白岸乡,将村里的闲置老宅改造成民宿。“现在收入不比一线城市少,还能陪伴家人。”他说,自家民宿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营收超200万元。

从盘活古村闲置资源到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各类民宿正逐步成长为撬动“文旅+”产业的新支点。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