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医疗机构预约挂号“一网通办”,53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结算“一码付”
我市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王彦博、许喜辰)今年,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首次列入我市20项民生工程。截至7月底该项工程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33家医疗机构实现预约挂号“一网通办”,53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完成医保结算“一码付”建设,让“指尖上的医院”触屏可及,有效缓解群众看病“挂号难”“排队久”等问题。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积极指导我市已开展预约服务的7家三级医疗机构、26家二级医疗机构全部与“河北智慧健康”微信平台对接且实现平台预约挂号功能。这意味着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在手机端即可轻松预约33家医疗机构的挂号服务,变“窗口排长队”为“掌上秒办理”,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由“带卡”到“扫码”“刷脸”,“一码付”服务正在改变群众医保结算方式。最近,在市人民医院收费窗口结算的杨女士,亲身体验了“一码付”的便捷。没有携带医保卡的她,仅凭手机刷医保码就同步完成医保身份认证、医保结算及自费支付,全程不到一分钟。
从市医保局获悉,“一码付”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创新实现医保报销与自费支付环节“二合一”。过去患者医保结算后若有自费部分,往往需再次结算,如今,在全市53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参保群众只需出示一次医保码或使用刷脸支付,系统就能自动完成医保报销与个人自费费用全部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