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子琪
8月4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团队的实验室里,团队成员正围着一台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样机忙碌,从电路优化到机械部件校准,各项工作紧张有序。
该研发团队由汽车工程系张金璞老师带队,成员有多名在校生,聚焦新能源专用车领域需求,开展整车制造及零部件研发工作。
“拖拉机产业作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一直依赖传统燃油机型生产。不仅深陷同质化竞争,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向新能源动力转型也刻不容缓。”汽车工程系副主任盛鹏程教授介绍,为打破这一僵局,他们与主营轮式拖拉机生产销售的邢台朗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手,针对企业传统拖拉机产品升级需求,开启技术攻关。
从硬件选型匹配到VCU功能软件开发,从通讯矩阵制定到HIL与台架测试,研发之路犹如闯关。单是驱动电机选型,就调研了国内外数十家供应商,做了上百次模拟测试,才敲定适配农田复杂工况的型号。
软件系统开发同样不易。“为了实现智能化控制,我们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景和负载条件,精准调节动力输出,编写大量复杂代码并反复调试优化。”张金璞回忆道。
经过一年努力,30KW级小功率增程式拖拉机动力驱动总成成功研发,并在第136届广交会上惊艳亮相,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当场签下一批意向订单,让邢台农机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眼球。
“与传统燃油拖拉机相比,它用电池驱动并搭载发电机充电,动力输出更稳定精准,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还克服了噪声、振动问题,舒适性更强。”盛鹏程表示,后续将同企业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早日量产上市,助力“两汽一拖”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