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开区:构筑产业链体系激发新能源产业活力

2025-08-09 07:54:25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截至目前,拥有新能源相关企业76家、在建及在谈项目21个

市经开区:构筑产业链体系激发新能源产业活力

本报讯(记者籍明泉 通讯员李林燕)日前,位于市经开区的中车集团新能源装备基地项目一期现场,长708米、宽84米的华北最大单体车间已经落成,风机叶片生产线正在试生产。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且订单已经排满。

市经开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晶澳太阳能、金风科技、纳科诺尔等一批光伏、风电、储能装备企业,2024年集群营收突破117亿元。

近年来,市经开区积极延链强链补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做大做强,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聚集,构筑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体系。现有新能源装备企业76家、在建及在谈项目21个,上半年,8个项目完成投资7.35亿元、占市经开区固投比重超七成。

“引入行业龙头,就能带动形成一个产业。”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利国说,他们专门成立新能源装备产业服务中心,绘制产业图谱,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吸引以中车、中船、新新钒钛为代表的行业龙头项目落地,有效带动了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条延伸。

为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市经开区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体系,明确从招商洽谈到竣工投产所涉及25个环节的完成时限及责任部门,对所有项目实行终身分包服务,由专班随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不止于此,市经开区将政策支持从项目建设延伸至新能源装备产业全链条——

叫响做细“我为企业搞服务”品牌,强化人才保障,系统开展“三赛四讲一争先”活动,着力培养园区型干部队伍,推行“政招企用”引进17名驻企硕士,以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推行定制化服务,对企业问诊把脉、精准画像,建立技术需求、设备产品等数据库,绘制企业培育“树状图”,一企一策,梯度培育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专精特新、工业设计中心等。

做好资金、用能等方面要素保障,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每月开展“书记行长走企业”活动。

一组数据印证成效:以“政招企用”方式入驻晶澳太阳能的计算机类人才李斌,编写数字机器人程序,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上半年,累计办理首贷业务129笔、金额9.7亿元,帮助海裕锂能等企业争取科技工信资金2100万元;组织企业依托上合国家数字产业园、广交会、数博会等平台,促成订单金额800万美元……

“我们将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力推进中车、中船、新新钒钛等重点项目,打造晶澳光伏全产业链基地、北方风机生产基地和锂电池设备基地,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助力全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孙利国表示。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