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合作 田间长出好光景
本报记者 尚子琪通讯员张梦悦侯雅茜
7月25日,走进临城县鸭鸽营乡梁村北街村,记者看到,田地里一片片甘蔗绿意盎然。种植户宋增福正熟练地配比肥料,通过水管滴灌、施肥,为甘蔗增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你看这甘蔗,茎粗叶茂,后劲足着呢!”宋增福抚摸着饱满的茎节笑着说,“我种了10亩水果甘蔗,照这长势,预计亩产7.5吨,10月上市时准能卖个好价钱。”这份丰收的笃定,源于临城县探索推行的村企合作模式。
“以前村里没项目,想致富都没门路。”梁村北街村党支部书记路贵芳感慨道。为破解村集体增收难、群众致富途径少的问题,鸭鸽营乡推动梁村北街村、梁村西街村、梁村南街村与临城县中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机制,集中流转220余亩土地发展软枣猕猴桃、水果甘蔗、樱桃等特色种植,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
这样的合作模式下,企业带来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村集体帮忙协调资源,农户则能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打工有薪金,守着家门口挣钱真不少!”正在葡萄园摘果的村民王大哥算起了收入账,“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100块,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下来比以前单纯种地强多了。”据了解,该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4万余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这样的村企合作模式已在临城县220个村全面推广,通过村域项目联建、镇域产业联营,当地衍生出“党委+企业+合作社”“企业+村集体”等多样化合作形态,一个个村级集体经济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了“村村都有好项目”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