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瑞超 通讯员 王如俊 史卓
仲夏时节,走进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驾游村,一间间绿荫掩映中的石头民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令人赏心悦目。修旧如旧保留原有格局的冀西抗战纪念馆吸引着八方游客,织就一幅“红旅”融合的动人画卷。
“冀西十三县,临城是模范。”临城县是冀西抗战的一面鲜红旗帜。而在这面飘扬的红旗之上,凝结着驾游村为抗战作出的许多牺牲与贡献:冀西专署等多个机构曾在这里驻扎,秦基伟、杨秀峰、鲍夫、杨克冰曾在这里居住工作,这个仅百户人家的村子约150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
“驾游村现有50多处古民居和红色革命遗址,是风貌完整的太行山区古村落。”该村党支部书记马书红说,一处处保存完好的红色旧址,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也是打造红色旅游项目、推动村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下,驾游村正依托冀西抗战纪念馆,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研学产业,开发红色体验线路,持续推进红色资源挖掘、保护、管理和利用。仅7月份,当地就接待游客700余人,擦亮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片。
驾游村四周环山,紧邻国家地质公园蝎子沟森林公园,风景秀美宜人。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当地瞄准康养旅居产业发力。
村内的康养小院是当地的网红打卡地。闲置石头房屋变成精致民宿,废弃石碾、石磨被巧妙利用于旅游体验项目。游客能在采摘园采摘时令蔬菜瓜果,制作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室内洗浴池由垒石砌成,并引进石雕等装饰品,进行景观营造。游客可体验美容浴、助眠浴等。”康养小院负责人范利伟说。
特色服务项目让来自邯郸的游客张芳芳赞不绝口:“青山环绕,绿水相依。这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迷人的自然风光,真是不错的旅游目的地。”
多业态融合发展是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生动实践。“我们将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培育‘景区+美食’‘民宿+采摘’‘休闲+康养’等融合业态。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打磨服务品质,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新光彩。”马书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