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创新文化产品
暑期“文博热”持续升温
本报讯(记者王芳)炎炎夏日,我市文博场馆迎来别样“热”度。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在这里度过休闲时光,“文博游”成为暑期旅游新时尚。
以文化、历史为标识的邢台博物馆是市民游客的“优选项”。步入展厅,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专程前来的外地游客。“人不少但体验很棒,通过各个展厅能感受到邢台3500余年历史的厚重。”来自北京的刘珏仔细观看各个展品。在馆内的文创商店,依托邢白瓷等本地特色开发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文化伴手礼”。
该馆除常设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近期推出“学而时习——化纹学社李清洲师生绘画作品展”等特展,为观众呈现暑期文化盛宴。邢台博物馆馆长石从枝说,他们还不断丰富文创商店的产品类目和库存,以满足大家多样化购买需求,着力打造“文化+特展+文创+社交”的文化新空间。数据显示,7月以来日均接待量约7000人次。
传统展陈让文化“看得见”,科技赋能让文化“活起来”。在内丘邢窑博物馆,一群孩子正戴着VR眼镜,沉浸式感受盛唐时期的制瓷工艺。还有游客拿着导览册,按线索寻找镇馆之宝“盈字款执壶”。“答对5题可兑换手绘陶瓷冰箱贴,参观过程充满惊喜。”一位参与互动体验的游客兴奋地说。
“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动项目,让邢窑文化变得可看、可听、可感知、可参与。”邢白瓷文化研究中心副馆长李建华说,近期,他们推出的“瓷上生花”暑期特展以及制陶、拓印、釉彩等体验活动,收获不少人气,7月以来游客量超4万人次。
当前,这股文化热潮正在全市范围内多点开花。在清河县,“童心绘世界·小手创未来”青少年公益美术书画作品展展出的1200余幅作品,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艺术才华;郭守敬纪念馆的“泉城有你 ‘敬’请童行”2025年夏令营,将科技文化知识融入趣味实践;市群艺馆的青少年美育公益培训提供七大特色课程,近300个免费名额……文博场馆的暑期热潮,既反映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体现了我市文化服务创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