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南,隆尧县莲子镇村人,1895年5月出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化南毕业于邢台直隶第四师范和民国大学教育科,一生致力于革命教育事业,曾先后任冀南抗日干部学校教育长,冀南行署教育处副处长、处长,冀南二专署专员等职。
张化南常对学员们讲:“我们共产党人,既然投身革命,就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化南无私无畏,处变不惊。1942年4月29日,日寇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在大敌压境的紧急情况下,他毫不惊慌。在部队和机关即将转移的前夕,他仍在有条不紊地向行署干部传达讲解上级整风文件。
1943年,冀南遭受大灾荒。为保存抗日力量,上级决定在太行边区设立冀南军政干校,并调张化南前往主持此项工作。由于连年的饥饿和劳累,经过长途跋涉,他身体极度虚弱,还染上了疟疾和痢疾,但他仍然乐观地坚持工作。这年秋天,张化南被诊断为肠溃疡,但因当时缺乏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只能用注射麻醉剂来减轻他的痛苦。当得知实情后,张化南果断对医生说:“请把紧缺的麻醉药物用于前线的重伤员,我这点病痛不算什么!”之后,他咬紧牙关,强忍病痛,坚决拒绝医生再为自己注射麻醉剂。
1945年春节前,张化南的病情越发加重了,常常处于半昏迷状态。大年初一早晨,他把战友叫到床边,要来纸笔,用颤抖的手,歪歪斜斜地写下了遗嘱:“儿女均已长大,家庭也可自给,都不用结记,只是干校的工作尚未完成,不免遗憾。两支短枪交给公家,余下钞票和几件衣物,分赠给困难的同志。”写完,便与世长辞了。2015年,张化南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通讯员 刘鑫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