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搭建“共享人才库”
专业人才从“专属服务”转向“多企支援”
本报讯(记者刘瑞凤 通讯员张丽晓、王威锋)“以前我们造纸车间的仪表发生故障,只能从外地聘请专业人员来维修,一次至少花费上万元。”位于柏乡县的华兴纸业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忠说,如今县人社局建立了企业“共享人才库”,帮助他们联系人才库中的仪表维修专家,成本降下来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这一变化,是柏乡县创新人才机制带来的实效。今年,在柏乡县第二届“铸诚杯”技能大赛期间,企业家们围绕高技能人才引育留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不少企业家道出经营中的痛点,直言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一旦企业生产线上设备突发故障,紧急联系外地专家,要承担高额的差旅费、劳务费不说,专家路途耗时,还会导致设备停机时间延长,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订单交付。
面对这一困境,县人社局创新建设“共享人才库”,为破解企业人才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县域内各企业技术骨干资源,打破企业间人才流动壁垒,搭建起“需求互通、人才共享”的服务桥梁,让专业人才从“专属服务”转向“多企支援”,发挥“1+1=N+N”作用,即1个企业的1名共享人才能够为N个企业解决N个难题,推动形成人才资源共建、共用、共赢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柏乡县“共享人才库”共汇集25家企业的131名技能型人才,可解决仪表维修、CAD设计、热处理等不同领域的48项技术难题。县人社局通过“共享人才库”已为企业之间“牵线搭桥”30余次,让企业从“单兵作战”逐步向“抱团发展”转变,形成了技术创新、经验互鉴的良好氛围。
“我们会动态更新县域内人才信息,持续扩大人才库‘蓄水池’。”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柱山表示,他们将围绕县域“2+N”主导产业,深入挖掘新材料、装备制造、特种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人才资源;聚焦企业多元化需求,优化人才共享模式,完善供需精准匹配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为企业发展减负赋能,助力县域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