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泉城 浪漫蝶变
——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王帅薇通讯员陈茜
太行东麓,百泉吐珠;邢州古城,千年文脉。邢台,这座承载着3500年历史积淀的“燕赵第一城”,以泉为魂、以文为脉,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展开一场穿越古今的“浪漫蝶变”。
邢窑故里,扁鹊庙前,杏林问诊探寻千年康养秘方;百泉湖畔,同心岛上,光影交织的夜经济点亮“诗与远方”……一年来,我市紧扣“文化兴市”战略,加速推进古城焕新、泉城联动、业态创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涵、升级重点文旅项目、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历史文脉与现代活力交相辉映,书写出“古韵”与“浪漫”交织的文旅新篇章。
从便捷到温度 设施服务更新提质
“没想到在邢台旅游这么省心。”来自石家庄的游客李萌宇说,这是她在邢旅游的最大感受。
5月2日,一下高铁,李萌宇接过志愿者递上的《“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导引》手册。手册上各景点方位一览无余,让她对此次行程更加清晰明了。一同递上的还有《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上面字里行间满是邢台的热忱,让她初至邢台便心生暖意。
一年来,我市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在节假日重点部署交警疏导交通、电信工作者保障通信顺畅,在景区配备观光车、配备专业讲解员提供一站式导览,志愿者队伍遍布全城随时提供暖心服务。
刚刚过去的“五一”,我市更是开启“宠客”模式。信都九龙峡、张果老山,南和农业嘉年华、柏乡汉牡丹园等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服务增值等20余项优惠活动;市区42条公交线路延长运营,3条旅游专线免费乘坐;位于顺德路的市政府东院、襄都区政府院等5个单位内部停车场所免费开放,重点路段允许单排顺向停车;高速路口“文旅爱心驿站”为自驾游客送上酸枣汁和暖心指南……这些细节,让太行泉城的“温度”触手可及。
5月12日,市民赵晓黛带着孩子乘坐“百泉之约”旅游巴士,仅用一天就转遍了16泉。“不花钱就转了这么多景点,还有讲解员全程讲解,孩子学了一路邢台历史典故,比上补习班带劲儿。”赵晓黛开心地说。
“五一”期间,百泉之约旅游巴士运行244趟次,运载游客8000余人次,成为太行泉城的“流动名片”。
我市还在特色体验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内丘邀请省内知名中医在重点景区、宾馆酒店为游客提供免费康养疗愈药方开具服务,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收获健康关怀;任泽在饮马河夜市提供百套汉服免费穿、妆造免费做等服务,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服饰之美,市中医医院、“泉城扁鹊堂”在天乐城等场所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夜生活活动,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观中医节目、尝药膳小吃、学趣味科普,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充满创意与温情的“宠客”行动,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邢台这座城市在游客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从观景到“入戏” 文旅融合焕新升级
日前,在清风楼前,身着汉服的游客郭铭轩被原创实景剧《云起邢州》的恢宏的场景深深震撼,不禁感叹:“在邢台,每一步都是文化!”如今,越来越多游客像郭铭轩一样,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地观景,而是深度“入戏”,沉浸式感受邢台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一年来,我市围绕泉文化和邢州老街文化,以邢州老街、七里河、主城区16泉等景观为天然舞台,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
“鸳鸯和鸣,礼成百泉”首届百泉鸳水婚俗文化艺术季将汉婚表演、非遗手作体验、汉服巡游与帐篷露营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在此激情碰撞;沿着沙河市栾卸银杏风景区,骑行爱好者用车轮丈量城市的美好;游临城县崆山白云洞,还可参加王婆说媒、郭大人巡游互动等互动演艺,吸引各年龄段游客参与其中……“节目丰富多样,这才是文旅该有的样子。”北京游客贾平山赞不绝口。
文博场馆也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阵地。近期,邢台博物馆推出“小精灵公益市集”,让孩子们用文创币兑换非遗体验,在趣味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郭守敬纪念馆开展“泉城旅‘邢’家”研学活动,带领小学生走近清风楼,触摸历史文脉,让家长们感慨“文化就在身边”。
一年来,邢台文旅集团积极盘活博物馆业态,引入青少年宫等单位共同开发,不断丰富古城文化窗口。与此同时,花市街、驴市街等街区焕新推出,为古城文化游增添了更多好去处。
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同一场场文化盛宴,让游客们在欣赏邢台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多元化、沉浸式的出游体验。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市博物馆共接待26.75万人次,举办社教活动32场,成为广大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5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年“彩色周末”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在延续去年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城区活动将重点围绕“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周围空地开展,持续推动游客从观景到“入戏”,让大家在歌声与舞姿中观景怡情、体验文旅新境。
从打卡到驻留 文旅地标璀璨蝶变
近日,位于襄都区的浩盛晴生态小镇内,园内植被葱郁,星空帐篷点缀在草坪间,亲子游乐区笑声不断。
“今年,小镇进行了整修升级,打造了星空菜园、城市花房、非遗工坊、数字科技馆等功能区,计划于5月20日正式开放。”浩盛晴灯光小镇运营经理王兰阳介绍,他们打造的灯光小镇围绕婚恋主题,推出了亲子研学、VR原宇宙探索、篝火告白等多项特色服务,为广大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光影、数智、休闲沉浸体验。
浩盛晴生态小镇是我市重点文旅地标焕新升级的缩影。一年来,全市2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相继焕新:
华庄泉打造泉畔生活美学空间,设置取水装置,游客可亲手接取清冽泉水,搭配围炉煮茶的草房、竹椅,四周点缀菖蒲与睡莲,营造“泉边烹茶话古今”的闲适氛围;
泉文化体验中心以沉浸式投影展现邢台百泉历史,游客踏入展厅便仿佛穿越至宋代水畔市井,通过互动装置“亲手”开凿泉眼、“参与”古泉疏浚,感受太行泉城的前世今生;
鸳鸯泉以叠水瀑布与亲水平台打造浪漫打卡点;黑龙泉水域扩容后推出游船项目,游客可泛舟其上;
……
重点项目串珠成链,激活全域旅游。“现在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3天,团队游占比提升30%。”邢台中国青年旅行社负责人孙志坚的数据,印证着这座城市的蜕变。随着晋祠文化公园、豫让文化广场等新地标陆续开放,集古城寻幽、百泉探胜、田园康养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日益清晰。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5482.31万人次,同比增长20.76%,实现旅游收入549.15亿元,同比增长23.3%。“我们将继续以古城为核、泉水为脉,培育运动、康养、夜游、研学等业态,与爱情婚恋主题相结合,推出‘泉心泉意、爱在邢台’甜蜜时光主题线路,努力将邢台打造成京津冀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爱情婚恋目的地,让太行泉城从爆红走向‘长红’。”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左梦玺表示。
古城墙与现代光影共舞,百泉诗意邂逅市井烟火……邢台正以独有的“泉城浪漫”,和八方游客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旅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