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敏)“得益于与河北科工大开发的新技术,解决了我公司轧辊中硼、铌元素光谱准确分析的技术难题。”近日,邢台正锟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立明说,以这项技术为支撑,他们开发出新产品,年销售收入增加1000余万元。
段立明口中的新技术是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参与研发的“钢铁光谱分析方法和标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创新形成钢铁材料光谱块状标准样品均匀性评价体系以及光谱分析国家标准,实现钢铁中微量元素及有害元素准确测定,形成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钢铁光谱分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钢铁材料标准样品的作用就像检测重量的砝码,钢铁光谱分析测定需要与标准样品比对校准,才能准确测量。因此,钢铁材料标准样品本身元素分布均匀性与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2016年,多家钢铁企业先后找到我们,希望可以解决钢中微量元素ppm级(百万分之一)含量的精确测定、镍铁等新材料化学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等难题。”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科技处处长王傲冰说,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河北省特种车辆改装技术创新中心王子明科研团队,组建钢铁材料分析实验室,与石家庄创谱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启研发之旅。
6年里,该团队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数百次实验、调整方案、再实验,成功研制出钢铁材料验证光谱块状国家标准样品2套,牵头制定非合金钢、生铁、镍铁光谱分析方法等国家、行业等标准6项,获得发明专利3件。经金属学会专家鉴定评估,该项目整体技术位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该技术成果应用于江苏、北京、辽宁等省市多家钢铁企业,有效提升了钢铁材料数据的准确性,并为新型高端钢铁材料研发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近三年,新技术为应用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