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从关键环节入手,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本报讯(记者刘瑞凤 通讯员王皇)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起至2027年,我市将从多个关键环节着手,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全方位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在加快推动“梯次”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市计划打造10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3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领航”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等全流程进行数字化升级;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培育3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建设3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省级)。在此基础上,择优打造3个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积极探索领航级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的建设模式。
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研发、制造和服务资源的柔性匹配与动态共享;在现有特色产业集群中培育“共享智造”领跑者企业,打造3个共享工厂(车间),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智慧集群,发展“平台+集群”融合创新模式。
立足钢铁、玻璃、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大“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力度,推动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工业优秀应用场景。
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产业规模效益突出、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据价值释放程度高的“产业大脑”,实现各类数据互通共享、综合集成和创新应用。
同时,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上云企业突破1.5万家;开展国家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打造1个以上数字化协同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数字化转型;在钢铁、化工、装备、食品等行业开展“一链多场景”融合创新,打造3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着力培育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省级平台,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此外,大力推广应用“5G+工业互联网”、优化升级算力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体系,全方位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