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技艺攻克“瓶颈”

2025-05-03 07:56:41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精研技艺攻克“瓶颈”

——记全国劳动模范、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总厂维修技师郭彦刚

本报记者孙瑞超 通讯员侯红霞邢泽明

“嘶嘶……”4月30日,在德龙钢铁炼铁厂制氧车间,电光闪耀,焊花四溅,郭彦刚头戴焊帽、手握焊枪,屏气凝神进行着操作。不一会儿,极具难度的膨胀阀焊接就完成了。

郭彦刚今年44岁,是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的首席焊工技师。不管是高达50多米的烟囱、高炉,还是架在半空、埋在地下的管道,只要出现故障,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定方案、精准维修。

从事焊接维修工作多年,郭彦刚已熟练使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气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对焊等多种焊接方法,“修补”过超2米长的高难度裂缝,也焊过特别小巧的精密仪器电子元件。

“焊接听起来简单,里面有很多门道。就拿钢铁企业来说,故障问题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材质不同,焊接维修的方法都各不相同。”郭彦刚说。

有一次,厂区炼铁高炉大修,有近80件铜钢连接件需要焊接。“铜冷却板对炉壳具有冷却作用。焊接工作必须赶在大修结束前完毕。”郭彦刚说,找专业厂家来做,不是要价高就是工期内不能完成。而当时大厚度纯铜件与钢件焊接技术在整个公司各分厂甚至在整个邢台地区都是技术空白。

郭彦刚主动揽下这个任务。他通过查阅理论资料、分析现实条件,决定尝试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氩氦混合气体保护焊。铜板厚度大,焊接时需使用加热设备将铜板先预热至650摄氏度到700摄氏度。公司没有大功率氩弧焊机,他便将一台630安直流焊机改造成氩弧焊机使用,并自制了一套加热设备,随即连夜进行各种条件下的焊接试验,最终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操作工艺。

虽然是一名职业焊工,但郭彦刚钻研的脚步并不止于焊接。为了更高效地保障生产,郭彦刚时常跳出“焊接”寻求化解焊接难题的办法。

前几年,厂区内一座容量达108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出现故障:高炉冷却壁水管护罩与冷却水管之间的焊缝出现裂纹。裂纹容易导致煤气泄漏,影响生产。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内气压过高,无法进行在线焊接。

如何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堵住裂缝?郭彦刚绞尽脑汁。经过现场仔细勘查,他根据现场护罩的形状、焊缝的位置自主设计了一款防泄漏在线封堵装置。装置安装上高炉后,成功堵住裂缝,使用效果显著。2021年9月,郭彦刚首创设计的高炉冷却壁水管与煤气护帽焊缝防泄漏在线封堵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公司帮助下,郭彦刚设立创新工作室,带出众多徒弟,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截至目前,郭彦刚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参与科研课题5项,累计完成企业“五小”创新设备改造1200多项,创效4900余万元。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