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抓产业,全力推动“投资消费质效年”见行见效
本报评论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投资与消费的重要支撑点。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邢台产业振兴之势已成,城市蝶变之姿已现,团结拼搏之力已聚,来自各方面的信心和预期显著增强,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上下要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乘势而上、干字当头,紧紧围绕“投资消费质效年”工作主线,潜心抓产业、精准扩投资、大力促消费,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高度。
潜心抓产业,就是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谋发展。发展是邢台的第一要务。邢台作为老工业基地,全市44个特色产业集群奠定了工业立市的基础,食品加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后发优势明显,智算产业园和新能源商用车基地蓄势待发。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由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到了积厚成势、逐渐发力的时期。但应该看到,我市跨越赶超发展任务依然复杂而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把发展作为邢台强筋壮骨、后发赶超的基础和关键;迫切需要我们持续把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引向深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提振精神、铆足劲头,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向上向好势头;迫切需要我们从根子上下功夫,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立足产业基本盘和比较优势,下苦功夫、笨功夫、细功夫,潜心补短板、打基础、增实力、利长远。
潜心抓产业,精准扩投资。我市产业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要紧紧围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谋发展、抓投资、上项目,在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高效发展平台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提质。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加快构建具有邢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潜心抓产业,大力促消费。要推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与“促消费”系列活动紧密结合,举办多种形式促消费活动,不断扩大产业品牌影响力。坚决落实“迎五一、促消费”任务清单安排,倾力打好“五张牌”,围绕“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特色商业街区等,全面提升推介重点文旅资源。推出更多具有邢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康养产品和服务,打造产品展示、服务体验、品牌推广、吸引客流的旗舰平台,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潜心抓产业,是推动“投资消费质效年”见行见效的核心关键。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商用车基地攻坚突破、数字经济加速崛起、自行车行业“以赛促产”等重点领域,争当壮大产业的“实干家”、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投资消费的“引领者”,以产业不断壮大、投资与消费质效双提升推动全市跨越赶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