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沙沙 通讯员 翟丽云 房化涛
从道路修缮到管网升级,从绿化优化到服务提升,我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整治提升春季大会战,为城市蜕变增添活力。
春季大会战开展以来,市交建集团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要求,对照任务清单,迅速行动,积极投身到城市路网与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建设中,力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稳步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品质,为打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注入强大动力。
一方面,邢台路桥全力推进管网改造项目,让城市的“血脉”愈发通畅;另一方面,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承建古城改造工程,使其重焕往昔光彩。此外,道路的顺利通车也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交通网络。这一系列的建设改造,正不断筑牢城市根基,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为市民打造更优质、美好的生活环境。
筑牢“地下生命线”,提升城市功能
挖掘机、渣土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开展管道安装、路基回填、碎石铺设等作业……在钢铁路(泉南大街——七里河段)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城市管网如同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其改造提升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在春季大会战中,邢台路桥稳步推进多个管网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改善市容市貌。
此次改造工程中,钢铁路(泉南大街——七里河段)作为重点路段,全长6362米,采取“从北向南分段施工”策略。截至目前,泉南大街至八一大街段已顺利通车,八一大街至中兴西大街段进入水稳碎石养生期,预计4月中旬通车。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工序、增加人力机械投入,确保施工无缝衔接,力争11月底前完成全线改造。
新兴大街(滨江路——守敬路)分为两段同步推进。其中,滨江路至钢铁路段北侧已完成雨水管沟砌筑及部分水稳摊铺;钢铁路至守敬路段非机动车道南侧污水管道连接完毕,北侧雨水管沟进入加固阶段,机动车道施工即将启动。面对地下管线复杂、沿街商铺密集等挑战,该项目部通过24小时轮班作业、人工勘探保护管线等措施,全力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
在龙泉大街(新华路——开元路)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水稳碎石摊铺,北侧雨水方沟及污水管道建设已完工,南侧施工即将启动。该路段改造后将显著提升周边区域排水能力,缓解雨季内涝问题。
邢台路桥的市网管道项目部始终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全线采取封闭施工,设置安全锥、防撞桶、水马及警示标牌,实现人车分流。为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施工采用分段推进、完工即开放通行的模式,并在各路口安排专人疏导交通。同时,围挡喷淋系统、雾炮机及湿法作业有效抑制扬尘,非作业面全覆盖防尘网,彰显绿色施工理念。
针对施工区域内管线复杂、居民区密集的特点,邢台路桥市网管道的项目团队积极与沿线商户、社区沟通协调,通过人工勘探确保地下管线安全,并调整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干扰。此外,通过提前储备原材料、增派施工力量,进一步压缩工期,力争早日还路于民。
“工程竣工后,将彻底解决城区部分路段排水不畅、雨季内涝等问题,新建雨水方沟、污水管道总长超2万米,改造路面面积逾50万平方米,大幅提升城市排污能力和防汛水平。”邢台路桥市网管道项目负责人刘志勇介绍说。同时,道路翻新、便道绿化等工程也将逐步进行,可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助力城市环境品质与居民幸福感“双提升”。
目前,该项目部正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剩余工程。下半年,剩余3个子项目将按计划开工,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为我市打造安全、宜居、韧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古城改造,助力城市焕发魅力
穿过明月楼,步入北大街,一步一景,一店一特色,一片繁华景象。继2024年9月30日好南关开街火爆“出圈”之后,今年好南关继续改造提升。
眼下,好南关街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该项目旨在重现邢台“好南关”百年商贸盛景,涵盖北大街片区、花市街片区、马市街片区,街区总长约4888米,沿街立面整治面积达205085.36平方米。
“中兴大街外立面与北大街片区外立面提升改造顺利竣工,花市街外立面提升改造完成90%,羊市道片区外立面改造完成60%。”邢台路桥古城项目负责人介绍。当下,施工人员正集中精力攻坚花市街、羊市道片区的外立面施工任务。
每日清晨,项目部全体人员召开项目部会议,细致梳理前一日工作进展,明确当日工作重点与方向。一天之中,他们多次穿梭于各个施工区域,认真开展现场巡查,从建筑材料的堆放是否合规,到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标准,事无巨细都仔细检查,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
为完美还原传统合院韵味,邢台路桥古城项目团队在建筑材料上精挑细选,选用具有历史质感的青砖、实木,同时运用现代技术确保材料的耐久性。在空间布局设计过程中,古城项目团队经过多轮深入研讨与持续优化,最终敲定了兼顾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的理想方案。该方案既严格遵循传统合院的中轴对称美学,彰显东方建筑韵味,又巧妙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充分满足居民对居住舒适度和空间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建成后,该街道将以清末民国为时间脉络,展现民国风情的街区风貌,并以新文旅场景为空间依托,围绕好南关商贸文化主题,全力打造出“三街九市”的繁华景象,生动讲述商贸背后邢台人的故事。这里将汇聚地方特色、非遗、美食、文创、国潮等多元元素,通过互动式体验及情景化代入,为游客带来好玩、好吃、好逛、好购的全新游赏体验。
好南关街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不仅是对城市风貌的重塑,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为邢台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城市焕发新的魅力。
钢铁路顺利通车,展现“路桥速度”
在钢铁路(中华大街——八一大街)段的道路上,车辆平稳快速地行驶着,路面平整宽阔,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郁郁葱葱,为这条繁忙的交通道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近日,由邢台路桥承建的钢铁路(中华大街——八一大街)段道路正式建成通车,进一步优化了市区路网结构,完善区域交通功能。
钢铁路(泉南大街——七里河段)雨污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南起七里河,北至泉南大街,全长6362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路。自开工以来,该项目部秉持“匠心筑路、品质为民”的理念,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把控质量,在推进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施工挑战。
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复杂……面对诸多困难,该项目负责人刘志勇科学统筹施工计划,对整个工程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安排。在施工流程上,不断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合理调配人员、机械、材料等资源,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钢铁路(中华大街——八一大街)自2月24日施工以来,该项目部的施工人员日夜坚守岗位,机械车辆不停运转,确保了该路段顺利完工,并于3月29日通车,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路桥速度”。
钢铁路这一路段的通车,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状况,激活了城市的“微循环”,让城市的交通更加顺畅。同时,完善了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出行便利度大幅提升。
近两年来,邢台路桥先后完成守敬路南延、金泉大街、莲池大街等多条“断头路”建设,为城市交通的畅通做出了贡献。
一条条崭新的道路,一张张完善的管网,展现出了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市交建集团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始终以服务城市建设为己任,践行国企责任担当,在此次春季大会战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团队力量,为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邢台路桥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投身城市建设,为广大群众打造更为舒心、便利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