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计划培育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6个
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能力
本报讯(记者尚子琪 通讯员吉同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实施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培育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6个。其中,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7个、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个,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220人以上。
在培育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方面,我市将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拓展养老服务机构功能。由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对辖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设备、内部环境、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确定拟培育对象,对照完成标准,逐个制定培育计划。
按照要求,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000平方米,具有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转介等功能。应根据服务功能和老年人使用需求合理布局集中照护区、日间照料区、康复医疗区、综合服务区等分区,环境及设施设备、养老护理员的配比应达到相关要求,运营机构依法登记注册和备案,并具备相关服务资质。
依据方案,拟培育对象完成拓展提升后,将由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进行初评,市民政局在初评基础上,组织力量(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查验收,颁发“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标牌。
在做好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工作方面,我市将按照有关要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市民政局着力培养养老服务骨干力量,各县(市、区)民政部门重点开展基本照护科目和基本职业素养培训,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培训重点开展岗位培训,采取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综合能力。同时组织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能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