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实施“万企上云”工程,今年计划新增上云企业500家——
乘“云”而上 借“数”腾飞
本报讯(记者尚子琪 通讯员王皇)近日,在襄都区的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智慧煤场调度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等设备就可以联动运转。“通过智能化料厂改造,单机作业率提升了15.38%。”旭阳集团邢台园区信息化专家陈沁华介绍说。
日前,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企业上云数量累计新增893家,超年度计划393家,总数达7580家。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万企上云”工程,计划新增上云企业500家。
强化企业上云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制定出台《邢台市推进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邢台市两化融合工作要点》,明确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的发展重点和目标。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累计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6个,5G基站数量达到14053个。
围绕节能降碳、质量管控、产业协同、降本增效等领域,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29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培育项目,超年度计划9个。打造设备上云示范,中钢邢机等6家企业列入省设备上云和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试点,中天企业管理公司入选省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服务商。
围绕重点行业和25个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引导云服务商构建并完善本土化的企业云服务体系。会同市数字经济联合会先后在市区、南和区等地举办省中小企业“百城千园行”数字化专场培训活动9场,参加培训企业900余家。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服务活动8场,服务制造业企业120余家。组织专家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助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设备上云与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贯标试点,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20个以上,会同市数字经济联合会深入制造业企业开展“小组团”精准对接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5场。同时做好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工作,力争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关键指标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全市两化融合水平实现“四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