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声音和百姓所盼带到两会

2025-01-20 08:10:55 星期一  来源:邢台日报

把基层声音和百姓所盼带到两会

——我市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纪事

本报记者 梁慧丽

2024年市两会以来,我市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今年市两会前,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尽责,到生产、生活一线,访民情,听民声,完善建议、提案,把基层声音和百姓所盼带到市两会上。

“我们村民俗资源丰富,板栗、桑葚远近闻名,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是乡亲们所期盼的,也关系着大家的切身利益。”市人大代表、信都区浆水镇前禅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纪成说。

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依托传统古村落,引进邢台云清清功能化康养项目的同时,李纪成还广泛听取农业专家、村干部和村民意见,他建议,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新增浆水镇高速下道口,提高交通便利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新农人”,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过去一年里,我市加快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市人大代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王祺多次参与调研,努力让普惠托育惠及更多家庭。她建议,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展0至3岁婴幼儿托管服务,充分发挥机构儿科、护理等方面优势;加强普惠托育机构质量评估与综合监管,并强化普惠托育服务,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连日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代表委员积极倾听民声期盼,深入一线学习调研,带足满满的“干货”去参会。

当前,我市各园区积极推进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建设,努力打造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新高地。市政协委员、威县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促进局局长霍艳娜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市“园中园”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服务体系健全等方面,还大有可为。她建议探索“地方平台公司融资”或“基金+股权”等多种模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对“园中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园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等服务。

“我们公司自建厂房并持有设备,向其他企业提供共享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共享工厂生产效率总体提高46%,用工量降低30%,成本节约15%。”市政协委员、河北盛泰互联针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立先认为,建立健全共享工厂运行与管理支撑体系,将为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工作之余,朱立先走访了部分企业家朋友,整理出“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共享工厂设立与运营提供便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保障共享工厂信息流通的高效与安全”等一条条“冒热气”的提案。

“我市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文脉绵延千年不绝,泉水资源得天独厚,且西倚太行山,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突出。”市人大代表、广宗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倩说。

今年,陈倩打算把一份“关于整合邢台市文旅资源”的建议带到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建议重点围绕统筹规划领方向、强基固本优服务、产融共进创新局等5个方面,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错位互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让邢台文旅大放异彩。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