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知本”活水,破解融资难题
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次突破20亿元
本报讯 1月9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次突破20亿元,为企业引入“知本”活水,有效破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轻资产、缺担保、融资难、融资急”等方面难题。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关键,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去年,市市场监管部门用好、用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职能,坚持“政企银”同向发力,分产业链、分批次开展商标专利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校企对接活动40多场,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努力打通政企对接渠道,找准企业需求,以辖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联络员队伍。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分产业、分区域进行上门服务,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打通政银对接渠道,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地方银行政策优势,引导邢台银行、河北邢台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有利于银企双方的质押融资可行性方案,对重点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进行打包质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主动与外地金融机构联系对接,引导外地金融机构发挥政策和产品互补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和范围,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价值专利的支持力度。
打通银企对接渠道,提高质押效率,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制度,把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等称号的重点企业列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与银行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定期组织举办邢台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为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去年,先后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助力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建设、知识产权赋能清河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助推宁晋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系列服务活动,为三大产业290家重点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进产业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侯东杰 通讯员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