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维勇 通讯员 宁晓丹
“今天咱们聚到一起,主要是针对20号楼下水道经常堵塞问题,听听大家的意见。”近日,在信都区章村街道旺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楼管家”郝小彩组织十余位居民围坐在一起,共同为自己的烦心事支招。
“旺都社区居民楼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郝小彩说,他们围绕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通过收集民意,已逐步解决了部分楼道公共区域照明不足、存在卫生死角等“老大难”问题。
章村街道旺都社区由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章村矿、显德汪矿生活区重组而成。为破解老旧小区、单位型社区管理难题,该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实施“志愿楼管家”项目,以“楼管家”带动“志愿红”,打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社区。去年,此项目入选全省第六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案例。
“我们的‘志愿楼管家’主要由社区党员干部、文明家庭成员、退休职工、有威望和热心公益的居民等五类人员组成。”旺都社区党委书记张鑫鑫介绍,目前,该社区已选拔注册“志愿楼管家”116名,吸引社区教师、大学生等各类志愿者200人。
刘书英是该社区有名的“热心肠”,也是一名“志愿楼管家”。前不久,一男子不明原因摔倒在生活区游园附近,在周围散步的居民发现后,立即拨打了刘书英的电话。接到求助后,刘书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是原章村矿退休职工老乔。由于老乔常年独居,刘书英便和热心居民一块把他搀扶回家,并联系了其在市区居住的家人。得知原委后,老乔的家人连连称谢。
邻里守望相助、文明宣传引导、居民纠纷调解……“志愿楼管家”们在发挥“头雁”效应的同时,还带动社区老党员、中青年、大学生等加入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
章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子敬说,他们将持续推进“志愿楼管家”服务项目,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能量,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