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我市快递业务量完成6.14亿件
“小包裹”折射经济发展新活力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张晓霞、霍学楷)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1至7月,我市快递业务量完成6.14亿件,比去年提前3个月突破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8.06亿元,同比增长23.91%。这不仅凸显我市快递市场发展持续向好,更折射出我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据介绍,快递业务量统计的是从我市寄出去的快递数量,其中半数以上为本地特色产品,包括清河羊绒制品、清河汽摩配件、南宫毛毡制品、内丘富岗苹果等。随着我市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增加,带动我市快递业务量也随之提升。1至7月,全市邮政快递业服务特色产业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3.2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0.6亿元,支撑产业产值221.4亿元。
与此同时,快递企业充分发挥服务特色产业的作用,通过“快递进厂”模式,实现在企业门口甚至生产线上打包发货,缩短特色产品发货时间,提升整体运送效率,为企业打开市场增加“筹码”,进一步形成市场优势。
我市邮政快递业不断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运输路径,延伸服务链条,促进寄递网络下沉,提升农村地区快递行业服务能力,有力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截至7月底,全市已建成农村快递服务示范站点1000个,累计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852个,基本实现村村设点,农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背后还有持续改进的寄递物流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提升快递处理和中转能力,各寄递物流中心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目前投入运营项目3个、开工建设项目2个、正式签约项目2个。近年来,我市邮政、圆通、中通、极兔等快递企业还加快淘汰老旧分拣和安检设备,提升新能源车应用比例,推进设备智能化低碳化升级,仓网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加快拓展,为行业更好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时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