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造优载体“引凤来栖”
——访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炳
本报记者 刘瑞凤通讯员刘璐
“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近日,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高新区将围绕新能源装备与电子信息产业,强化产业园区建设,聚人气、聚资源、聚活力,引领带动市高新区特色主导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式发展。
“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刘炳说,市高新区把做好企业项目要素保障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强化产业项目支撑,提升园区承载能级,积极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在市高新区落地、投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高新区科创园、芯中城(一期)、浩宁智造园已投入使用,中科荣耀、思科威等多家企业已入驻投产;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部分厂房已封顶,园区凭借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17家深圳企业“组团”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工在即,交付后这里将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
刘炳介绍,他们着力在园区运营上练好“内功”,根据各大园区特点和产业定位,进行精细化运营。以科创园作为试点园区,通过配备智慧能源监测、智能安保系统等设施,实现园区运营降本增效、智慧发展;围绕液晶显示屏及配套产品,浩宁智造园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聚焦入驻企业不同发展需求,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在建设标准化厂房基础上,加大对水、电、气及网络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提前介入、全程服务,构建“管家式”物业服务体系,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我们要为企业搭建研发平台、融资平台、市场平台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在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再谋新举措,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刘炳说,市高新区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基础保障和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产业园,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及产业园区的合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掀起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