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残疾人事项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代办试点和“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
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
本报记者王芳通讯员 吕剑鹏
近日,在宁晋县贾家口镇小河庄村民服务中心残疾人事项代办专窗,工作人员正在帮助残疾人家属通过手机申领残疾人证,减轻其跑办负担。
去年10月,任泽、宁晋、平乡、清河、南宫5个县(市、区)被选定为残疾人事项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代办省级试点;今年4月,市、县残联依托冀时办平台,大力开展“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为进一步方便残疾人办事创业和生活,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试点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直接面向群众和网办平台高效便捷服务群众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全流程“一对一”代办服务和多事项“网办”服务,持续提升基层残疾人服务便利化水平。
帮办代办显温情
“家里老人不能动了,一直想办残疾证,不知该怎么办,政府主动上门评残、发证,俺一趟不用跑就把残疾证办了,真是太感谢了。”清河县谢炉镇陈庄村残疾老人李金平的家属说道。
该村综合服务站残疾人事项代办员陈明亮在今年3月份例行走访时,陈庄医养中心9位因病致残的老人家属提出需要办理残疾证,但不知道该如何走手续。在了解情况后,陈明亮立即将该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上门评测、核验情况,20余天后,9位老人陆续拿到残疾证,实现让群众办事不出门、全程帮代办。
不了解办理流程政策、手续烦琐、出证缓慢、交通不便等现象,是长期以来在残疾人办事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着眼于残疾人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市残联以改革的思路创新方法路径,建立健全代办机制,推行上门帮办代办、电话指导帮办等特色服务,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形成了残疾人事项村级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全面提升了代办质量,打通了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增朝在家吗?你的补贴款下来了。”日前,王京林来到居民王增朝家,告知他这一好消息。
王京林既是任泽区任城镇大东吴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该社区残疾人事项专职代办员。连日来,他入户走访,逐一审核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帮助填写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审核表,积极协助推进补贴申请。王京林说,仅仅在任泽,和他一样的代办服务人员有230余名。
截至目前,5个试点县(市、区)依托辖区内147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为残疾人开展残疾人证核发管理、辅具申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两项补贴”申请和认证4743件次,其中提供上门服务1344次。
精心服务有力度
一场大病,让家住临城县竹壁村的陈文杰落下肢体二级残疾,以往需要依靠他人才能正常生活。不久前,临城县残联对全县所有残疾人开展入户调查,针对每位残疾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无障碍改造。
“县残联把我家的台阶改成坡道,又安装了低位灶台,现在我自己不但能操控轮椅到院子里活动,还能做饭,真是太方便了。”陈文杰高兴地说。
陈文杰的经历是我市精心、高效助残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中国残联、省残联工作要求,全市建成村(社区)残疾人协会5000余个,实现了村级残联全覆盖,为一线直接服务残疾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人员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提升“高效办”服务水平,通过入户宣讲、印发小册子、公众号宣传解读等方式,加强扶残助残政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同时,以村(社区)残协和代办试点为基础,串联残联各项工作,协调民政、卫健、人社、医保等相关部门协同做好服务残疾人的工作,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将更广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和满意度。
围绕提升工作效能,市残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岗前代办业务专项培训,并定期开展集中培训、跟班学习等活动;组织县级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业务骨干下沉到综合服务站进行现场指导,提升代办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数字赋能提质效
10年前,一场疾病让平乡县中华路街道办李河东社区居民王西平身体落下残疾。随后,他办理了残疾人证。他记得,当时办证由于不了解政策、资料携带不齐全等原因,他和家人来回跑了好几趟。
最近,王西平收到了换证提醒,他正上愁:“还得和以前一样,写申请、准备材料,往返残联和医院跑手续。”
“那种模式,早‘翻篇’了。”村残协委员李现敏来到王西平家里,帮助他操作手机,打开“冀时办”手机应用程序,“只需要去医院做一次评定,剩下就不用操心了,过几天就给你送过来。”不到10分钟,李现敏就帮他完成了线上换证申请。“您瞧,网上就能办证、换证,还能申领补贴呢。”李现敏说。
今年4月以来,市残联扎实推进“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依托残联窗口或冀时办APP受理,通过数智赋能实行并联审批,残疾人仅需提交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便可实现残疾人证办理、“两项补贴”申请等多个事项“跨省办”“极简办”“掌上办”“高效办”,减轻残疾人跑办负担,提升残疾人满意度。
截至目前,全市20个县(市、区)已全部实现残疾人证“网上办”,共为残疾人办结各类单事项507件,多事项套餐并联办结441件。申请量和单事项办结量全省第二,套餐办结量全省第一。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新立表示,将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市范围推广和拓展残疾人事项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代办工作,真正让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常态化,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同时,全力推动“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精减优化程序,整合表单材料,切实提升涉残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通过系列举措,让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群众既能“屏对屏”,又能“面对面”,更能“心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