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特色产业集群、25个重点产业链、216家“领跑者”培育企业……在我市,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邢台移动因地制宜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强化数智赋能,助力协同融通,带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县域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锻造精品网络 筑牢数智化转型根基
7月15日入伏第一天,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宁晋县经济开发区,邢台移动无线网络工程师陈红莲的键盘敲击声,便和百鸟的竞相啼鸣,交织成一首悠扬动听的夏日交响曲。
“开发区当前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0.84亿元,可不能拖了咱宁晋‘千亿级园区’的后腿” 陈红莲表示。
为进一步助推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邢台移动依托5G网络,协同全市1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搭建了“按需建网、智能调度、敏捷交付、极致性能”的专网体系。并通过创新应用RedCap这一5G轻量化物联网技术,实现同等业务速率下物联网终端成本的大幅下降。
正如陈红莲趁早进行的网络质量实地感知测试,邢台移动持续提升覆盖网络智能化运维能力,通过网络“自配置、自优化”,努力向客户提供“零等待、零接触”的服务体验。
“报告,经实地测试,网络智能运维平台客户需求解析精准,网络配置参数已自动调优,网络服务性能稳定”,迎着似火的朝霞,陈红莲一脸骄傲地向市公司反馈。
围绕“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质检作为核心生产环节之一,是典型的机器换人、降本增效场景。”近日,来自邢台移动的首席客户代表郑伟涛,在深入隆尧县量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看产线”时找到这一“痛点”。
为加快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邢台移动提炼“看产线—找痛点—出方案”流程,以数字车间建设为切入点,打造“端-管-云-用”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标杆。
依托移动云计算资源,构建基于机器视觉的质量检测算法,还可应用至人员安全监控……在此基础上,开发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实现订单全流程数字化监控、成本精准化核算、库存便捷化管理,企业生产效率可提升30%以上。仅仅三天后,量子新材料“智改数转”实施方案得到企业负责人充分认可,双方顺利签署5G+智慧工厂战略协议。
得益于充分考虑企业产线原有基础,上半年,邢台移动先后联合宁纺集团、超威电池、宇腾羊绒等县域特色产业“链主”企业,成功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5G 工厂标杆,并依托“专家组+项目群”机制,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标杆应用复制推广至近百家“领跑者”企业。
聚焦融通发展 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大到飞机汽车,小到儿童玩具,几乎每一件转动的工业制品,都离不开它。在我国,每10个轴承中,就有1个产自邢台市临西县。
“我们这个生产车间,利用无线机器人和AR辅助,不光从装配到检测无人操作,还能根据订单、来料情况灵活安排生产,实现柔性生产” 一位刚刚接入临西轴承韧性供应链云平台的企业主兴奋地说。
该平台正是邢台移动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面向临西县轴承产业链推广应用的包括外部生态协同、智能生产管控及企业运营的一站式云平台,可有效助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精准对接。并通过整合轴承制造7大工序、21个子系统打造智慧集控中心,借助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和处理现场数据,实现智能监控、预警和决策。
在此基础上,邢台移动还积极配合市工信局组织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面向域内特色产业集群,精准对接企业上云需求,提升信息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业数量超66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面向未来,邢台移动将继续立足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探索产业链融通发展“邢移方案”,积极固链、补链、强链、塑链,助力提升特色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