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沁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2024-06-14 08:54:25 星期五  来源:邢台日报

移风易俗沁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我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孙瑞超

涵育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厚植“厚朴善美、勤奋自强”的邢台城市精神,大力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让和谐文明的新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共做文明新风的引领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为建设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下联动聚合力齐心培育文明花

移风易俗不能只靠部门“单兵作战”,只有市县乡村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才能凝聚合力、深入推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位推进,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制定农村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措施,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邢台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推进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有效指导各地开展工作。

市纪委监委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移风易俗开展情况作为5A标准村、星级党组织评定的重要标准。市农业农村局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发起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网络倡议。各县(市、区)、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基层自治激活力共绘文明同心圆

“在我们村做好事不仅能留好名声,还有奖品可拿。你看,这些就是我今年做好事攒积分兑换的。”日前,在南和区河郭镇赵牌村,村民樊玉霞拿着刚刚兑换的牙膏、洗衣液高兴地说。

在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中,南和区创新实施“道德银行+积分兑换超市”模式,在各村设立“道德银行”,把村民参与村级组织社会活动做的好事以积分的形式登记在道德储蓄积分卡上。当积分积累够一定数量后,便可兑换物品,以此激发群众破除农村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目前,该区已建成省级和美乡村78个、市级以上文明乡村27个,涌现出各类道德模范5800余人,农村风气得到有效改善。

文明实践的阵地在基层,基层创新是移风易俗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我市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化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目前,全市5335个村(社区)已实现红白理事会、乡贤评议会、道德红黑榜、村规民约“两会一榜一约”全覆盖,涌现出清河县“金牌大柜”、平乡县爱心洗衣房、宁晋县“夕阳再晨”等系列特色项目。13个案例入选《河北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案例选编》,入选数量全省最多。

培树典型做示范持续引领新风尚

日前,在襄都区盛东社区道德讲堂,“中国好人”代表任永利讲述了自己捐助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爱心送考并带动一大批人投身公益事业的经历。居民们纷纷表示,要向任永利这样的身边榜样学习。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突出示范引领,健全完善典型挖掘、选树、宣传机制,广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全市各村(社区)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儿女”“好邻居”“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典型选树。信都区西北留村让先进典型的事迹上墙展示宣传。临西县岗楼村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还把锦旗送到当选者的娘家,让她们的娘家人也有“面子”。

截至目前,全市共涌现出102名(组)中国好人、284名(组)河北好人、1353名(组)泉城好人、700名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2023年9-10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市举办。

倡树婚俗育新风幸福生活再“加码”

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婚俗让群众苦不堪言。我市以婚俗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倡树婚俗新风。

2018年,巨鹿县委宣传部指导成立红娘协会。红娘们在免费牵红线的同时,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推行婚礼简办新办,有力推动婚俗改革。目前,该协会已有红娘300名,实现村村全覆盖,促成1887对年轻人喜结连理,涌现出“零彩礼最美新娘”45人。

我市各地广泛开展婚丧嫁娶革新行动,推广“集体婚礼”“公益红娘”“零彩礼”等系列移风易俗活动,成为我市探索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目前,已有8个县(市、区)成立了新时代红娘服务队,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力量。

此外,民政部门利用春节、“5·20”、七夕、国庆节等结婚登记高峰期,策划开展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在市经开区、南和区举办以“向高价彩礼说不”为主题的大型集体婚礼及相亲交友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倡树婚俗新风。

孝亲敬老知感恩中华美德代代传

“‘一元餐厅’的开办,让咱村里的老年人可开心了。在这儿,食谱多样化、一周不重复,老人能按时就餐,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能跟着老师学唱歌,学跳舞,练健身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说起沙河市田村的“一元餐厅”,退休老教师赵文英老人连连夸赞。

近年来,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显。田村积极调动集体经济力量,设立“一元餐厅”,解决70周岁以上老人的午餐问题。同时组建志愿服务队,在助餐、助行、助乐、助学等方面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这样的做法正在全市广泛推广。

威县孙家寨村常态化开展“孝亲敬老饺子宴”等活动,成为全国有名的孝道村。县里及时总结推广,全县230多个村仿照孙家寨定期举办“敬老爱亲”活动。

全市各地广泛开展饺子宴、晾被洗衣、医疗服务等孝老敬亲活动,涌现出巨鹿县寻虎村老年公益食堂、任泽区骆家庄村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典型。同时,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规划并建成投用了16家“敬老爱心驿站”,为广大老年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以文化人润民心成风化俗树新风

5月19日晚,在七里河同心岛,“彩色周末”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歌伴舞《花满邢襄》、朗诵《中国青年一起向未来》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广大师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风貌。

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我市广泛开展“唱响泉城”“舞动泉城”和“彩色周末”文化惠民活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地区累计举办“四季村晚”“戏曲进乡村”“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3万余场次。

我市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艺团体挖掘、整理群众身边婚丧新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挂牌成立380余家文艺名家工作室,发挥文艺名家带领作用。仅在2024年“双节”期间,由各名家工作室牵头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就达210项,有力地弘扬了新风正气。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