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我市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7.65%
增速居全省第一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霍学楷)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我市快递业务量完成7.32亿件,同比增长47.65%,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25.77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稳居全国第39位,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我市将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更好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着力满足农村地区群众用邮需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534个,行政村快递服务站点设点率达到93.56%,有力支撑快递在农村快速流转。1—11月,我市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73亿件,同比增长66.22%。
市邮政管理局加强与市交通局协作联系,探索“交通+邮政+快递”新模式,将交通的车、邮政的人、快递的货集聚整合,开通交邮融合线路,实现“客货邮”融合发展。截至11月底,已在信都、巨鹿、平乡、沙河等县(市、区)开通交邮合作线路19条,整合复用客运场站5个,覆盖行政村90余个,快递服务触角持续延展、运力加快壮大。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我市越来越多特色产品在快递物流网上“双向奔赴”,快递服务特色产业项目成效显著。前11个月,全市邮政快递业服务特色产业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4.3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6.7亿元,支撑产业产值339.2亿元。其中“快递+特色产业”业务量超千万的制造业项目7个,业务量超百万的农业项目2个,正在发展培育的快递服务“一县一品”农业项目6个,行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后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