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席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乱弹、喜欢乱弹、传承乱弹,让乱弹能走上更大更远的舞台。”日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县乱弹省级传承人时敬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时敬华是威县固献镇冯庄村人,多年来,她致力于乱弹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义务为群众演出1.3万场次,培养了100余名乱弹艺术人员。
威县乱弹是一个多声腔剧种,被称为戏曲研究的“活化石”。时敬华自幼学习乱弹,拜多位名家为师,刻苦钻研乱弹艺术,如今已有40多年,参演的乱弹戏曲节目多次在省、市电视台播出。
多年来,为了将威县乱弹艺术发扬光大,时敬华年年出门义务演出。不管环境多艰苦,条件多恶劣,她都义无反顾。她的丈夫也十分支持她,鼓励她把乱弹艺术传承下去。
“《河东路》是一个失传上百年的威县乱弹剧目,我和我丈夫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还原了这个剧目。”时敬华说,8年间,走访了上百个村、镇,查阅大量资料,在多位乱弹老艺人共同努力下,才使这个剧目再现风采。
为了培养更多的传承人,2017年,时敬华自费开起了“有赏”学习培训班。“学习戏曲对年轻人来说是门‘苦差事’,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更多的热情和耐心,我们就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时敬华说,5年来,共吸收学员80余名,收徒12名,并坚持在每周末开课学习乱弹基本功。
“要把这项非遗传承下去,绝不能让这门技艺在我们手里断层。”时敬华还以师带徒的形式进校园进行展演,邀请中小学生到乱弹艺术展馆来参观,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乱弹、了解乱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学习乱弹的兴趣。时敬华先后荣获“河北好人”“邢台好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