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老道旮旯村
青山环抱、绿水相依的老道旮旯村。 郝庆召摄
本报讯(记者马维勇)夏日的信都区冀家村乡老道旮旯村,水秀、峰奇、谷幽,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水资源丰富,是天然“氧吧”。
“旮旯是北方人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指狭窄偏僻的地方或角落的意思。老道旮旯有石崖旮旯、偏缝旮旯、桃花旮旯三大旮旯。”村党支部书记张心强告诉记者,其中的石崖旮旯,以水见长,可谓是水的世界。
沿着老道旮旯村的山沟行进,溪水在犄角旮旯中穿行,时而涓涓细流潺潺而过,时而飞瀑直下,形成水幕。据随行的村“两委”工作人员介绍,这片山上有多处泉眼,其中以长寿泉最为有名。“其他泉眼多为季节性出水,长寿泉则全年水流不断,村民们现在吃的就是长寿泉引下去的山泉水。”
春迎桃花,夏流飞瀑,秋染红叶,冬挂冰雕。老道旮旯村独特天然的山水,既哺育了本地山民,也吸引着外来游客。去年,全村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700万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眼下,吃上了旅游饭的老道旮旯村民们,正计划进一步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高标准景区村,打造“小而精”的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