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礼仪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2023-02-13 10:23:59 星期一  来源:河北教育

古语有云,“礼者敬人”“人无礼则不立 ,国无礼则不宁”。教师礼仪对教育工作举足轻重。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其成长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更是学生日后学习的标杆。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外在形象,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师,总是给人仪态端庄、大方整洁、朴实无华、知性优雅的形象,同时也能让学生觉得积极向上、稳重成熟,给学生一种踏实感;教师衣冠不整、生活懒散、不讲卫生,都会对教师形象产生损害。那些严谨求实、爱岗敬业、表里如一的教师,总会得到学生的肯定与欣赏。想要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就要在教学之前,接受专门训练,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入职之后,也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继续教育,并且更好地顺应形势发展情况,保证教师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得以统一。

一、教师具备的礼仪素养

礼仪素养不单是指仪容仪表的整洁得体,还有深刻的内涵。外在的彬彬有礼、举止优雅,源于内在的尊重、真诚、宽容 、谦逊、知美尚美,只是做出一副优雅的样子是无法打动、感染别人的。

尊重。礼仪的本质是尊重。就教师礼仪而言,教师希望获得学生、家长的尊重,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希望教师尊重自己。只有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向学生展现出其谦逊、友善的一面,努力与学生交朋友,同时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循循善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这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的眼中充满魅力。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也应尊重家长,避免使用生、冷、硬或是命令式的语言,切忌动辄批评、教训家长,或是支派家长做这做那。

真诚。传道、授业、解惑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应当有真才实学,并且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遇到不懂或是暂时解决不了的专业问题,应勇于承认,不可糊弄学生。在班级管理 、与学生相处中,应做到不说谎、不虚伪,坦诚交流,诚心诚意,表里如一。只有真诚才能实现与学生交心,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从而对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包容。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思想和个性,教师要有包容心。当观点与学生产生分歧时,要求同存异。学生性格较为另类,也不能视为异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及时送上赞美。对学生的缺点要有心理准备,予以充分包容。人无完人,成长中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学生犯错或是违逆教师的要求,教师应当克制情绪,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压制学生,更不能攻击、嘲笑学生。师生间产生矛盾,教师要保持友善、平等的心态,不急不躁,耐心说服 学生或是等待学生觉悟。

二、教师礼仪修养现状与相关问题

1. 对教师礼仪认识存在偏差。

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礼仪意识,能够认识到礼仪修养与个人素养息息相关,但不少教师对礼仪内涵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不过是外在形象问题,没有认识到“相由心生”。也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教师礼仪无足轻重,只要把课讲好就行了,不懂得自身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与教育教学效果有紧密联系。

礼仪往往表现在细节方面,很多教师对自身行为举止细节把握不到位。比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命令性语言多,礼貌用语使用少;不注意肢体语言、表情运用,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办公礼节,开关门用力过猛,走路声音过大,等等。从学校管理层面看,很多学校没有在教师仪容仪表、语言、行为方面制订细则,缺乏监督、考核。

2. 中小学教师礼仪教育与培训形式单一。

随着教师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一些师范院校及高职院校开设了教师礼仪相关课程。近年来,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以及教师在职培训中也都引进了教师礼仪课程,内容包括校内礼仪和校外礼仪: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教师课堂教学礼仪,人际交往礼仪,通讯礼仪等。然而,教师礼仪培训多以理论知识讲解及案例分析为主,缺少了必要的情境化训练,受训教师提不起兴趣,印象也不深刻,因而效果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礼仪培训列入重要课程,礼仪培训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培训形式也缺乏创新。

三、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培训的主要对策

1. 提升教师思想认识,厘清礼仪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很多教师对礼仪的认知停留在衣着打扮的层面,忽略礼仪的本质是对交际对象表现尊重的方式。在师生交往中,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应当主动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公正、客观、认真的态度去评价、对待每位学生,努力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再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听取、接受学生的意见,不谩骂、不讽刺、不驱赶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要求学生对自己必须言听计从,避免对学生指手画脚。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当中的难题。但教师与学生交往也需要把握好度,不可有超越师生关系的行为。

学校在常规培训及例行会议中应渗透和加强教师礼仪教育,并为教师提供礼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通过案例分享、礼仪知识考评、礼仪之星评选等方式提升教师礼仪意识,建立教师礼仪修养评价机制,让教师把遵守礼仪规范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使教师礼仪成为学校育人文化的一部分。

2. 塑造教师外部形象,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在仪容仪表方面应遵循如下规范:正式但不刻板,美丽却不妖娆,高雅但不富贵,素淡却不寒酸。如着装方面:男士可以内穿衬衫,外套西服,保证颜色搭配合理。女士则应该穿毛衫、连衣裙、套裙等,并且穿一脚蹬皮鞋,不应当露出丝袜的袜口,忌出现透、露、短情况。仪表方面:男士头发两侧应当不过耳,前面不挡眉毛,不露鼻毛,不留胡须。女士头发不应该过肩,不应当有另类发色,保证口气清新,牙齿清洁,减少佩戴首饰。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提前进入教室,使得学生对于教师形象有一定的适应与了解,随后再开始上课,保证学生不因教师的外在形象而分心。

教师的表情很重要,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关爱、慈祥、鼓励的目光,不喜欢看到教师斜视、蔑视、责怪的目光。在姿态、举止方面:坐、立、行要端庄、挺拔。站立时,女教师应当将双手轻轻地握于小腹之前,双脚靠拢,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男教师则应当保证双手垂直在身体两侧,双脚处于稍微分开的状态,并且不超过教师的肩宽。在行走时,男教师应当尽量展现沉稳、刚健的步伐,女教师则应当展现出温柔、知性之美。行走时应当克服不雅的走姿,如步履拖沓、弯腰驼背、外八字步、内八字步等。坐着时,不要过度后靠,不要跷二郎腿、随意叉腿,女教师要注意收拢双腿。如学生向教师行礼、鞠躬,教师一定要以点头、鞠躬、手势等方式还礼。在公共场合,不要有掏耳朵、挖鼻孔等不雅动作。

3. 规范教师语言,构建良性师生关系。

师生相处,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教师在上课时,应当使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保证表达内容清晰、准确,音量处于适中状态,保证语言表达清晰、文明礼貌、亲切和蔼。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当使用文明用语,将“谢谢”“请”等放在嘴边,不应当认为对学生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是应当的。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常大大咧咧说话,并且盛气凌人、咄咄逼人,这会使学生的自尊与情感受到伤害,产生抵触心理。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要态度和蔼,语气平和,无论课上课下,切记不可出现讽刺、侮辱、训斥、粗口等。

4. 加强礼仪培训投入,创新培训形式。

礼仪培训讲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熟知各种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在当前的教师礼仪培训中,讲师讲得多,而基于学员教育实践需求的礼仪示范及针对性的训练较少。在礼仪培训中,应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将理论引领、案例分析、礼仪示范、情境操练、个性化指导五方面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中小学教师培训后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出于个人或工作原因,很快会忘记培训内容,践行教师礼仪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因而,教师培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员的跟踪指导,通过观摩讲评、竞赛评比等方式,促进学员从自控到自律直至成为自觉。

来源: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59(06)

作者:吕惠聪 吴楠 成轶男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