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

2022-10-22 10:37:55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

本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市干部群众结合工作实际,学报告、谈体会、话未来。大家纷纷表示,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报告为推动邢台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昭波表示,全市科技系统要通过系统学习、专题研讨、专家宣讲等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宣传工作,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细落实,要聚焦25条重点产业链,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着力抓好科技特派员联络员入企服务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省“1+20”政策体系和市“1+19”具体举措,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要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引才引智,以利企为本,紧盯服务科研人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创新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邢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体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创新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邢台银行将把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邢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星表示,目前,该行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先后研发了包括“普惠贷”“普新贷”在内的7款特色信贷产品,今年已累计发放贷款254笔、金额78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企业的发展。今后,将不断加强资源配套、制定专属方案、优化审批流程等全方位保障,为实体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一揽子金融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为做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教授褚建立说,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挖掘专业特色和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聚焦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培养更加适应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校园、进课堂。”沙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如森表示,要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工程和“双师课堂”,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要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和家庭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教育环境。同时,依托校长擂台赛、听评课赛、最美教师评选等载体,加强教师、校长两支队伍建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创新是品牌日益壮大的动力。我们要铆足干劲儿围绕公司产品开发、工艺改进、节能环保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德全表示,将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利管理、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健全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切实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

家乐园小学党支部书记王运勇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让我内心备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我将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及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马维勇 通讯员尹西振 侯红霞 张文杰)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