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富农家
本报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武国栋
2月2日,早上7点不到,张立波匆匆吃了几口早饭,就钻进了大棚。“搞了这个蔬菜基地,就基本没啥休息日了。”张立波一边从地里拔出几根菠菜观察,一边告诉记者,这一茬熟了,趁着春节市场需求量大,赶紧再摘几棚卖掉。
大棚里一片片的甘蓝、芹菜也长势喜人。“我种了200多亩的蔬菜,价格还都不错,预计一亩地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张立波开心地说。
张立波是南和区三思镇辛村人,之前在外地做生意。这些年春节回家过年,他发现,村里越变越好,各项政策支持力度也大,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在土地上做文章。
2020年5月,张立波回到家乡,开始筹划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搭建大棚、选种育苗、寻找销路……在小规模实验成功后,更加坚定了他走农业创业这条路。2021年,张立波挨门逐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又成功流转了200多亩土地。
为了帮助农民就业,张立波的基地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作为企业员工。“在这儿干活多好,也不累,还暖和,一个月能挣2000块钱补贴家用。”正坐在凳子上掐叶子的宋大姐说。
说起新一年的计划,张立波信心满满:“我们打算扩大特色蔬菜种植基地种植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从地头到市场的无缝衔接,带动更多乡亲通过蔬菜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