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项便民措施减轻群众“诉累”

2021-12-15 08:28:11 星期三  来源:牛城晚报

全市跨域立案请求全覆盖……

12项便民措施减轻群众“诉累”

本报讯 实施12项立案工作便民举措,努力减轻群众“诉累”……12月14日,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中院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发布。

提供现场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12368电话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全面启用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

统一全市法院立案受理、诉讼费收取等诉讼事项的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标准;由立案法官自动检索案件是否生效,取消让当事人提供生效证明的做法。

开设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诉讼事项优先办理,特殊人员提供上门立案服务。

当事人通过不同渠道提交的立案申请,均即时接收,按期审核。

全市跨域请求全域覆盖,群众可在全市范围内就近选择任一法院或人民法庭提出跨域立案协作、帮助指导网上立案操作、印阅档案等请求,接收到申请的法院或人民法庭将及时协助。

当事人预交的诉讼费用,经判决、裁定应当退还的,取消非必要审批环节,无须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托诉讼费管理系统主动退费。

全面推广诉前多元化解工作,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意愿,不搞强迫诉前调解;严格限定调解期限,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通过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调解不成功的案件3日内转立案。

此外,公布立案诉服监督电话,投诉必理,投诉必反馈。扩展12368热线服务功能,实现诉讼服务一号通办。设置律师工作站,实现律师“一码通”、在线阅卷等功能。积极引导使用网上保全系统,准予保全的申请,24小时内完成执保案件立案手续并移交执行部门。推行电子卷宗网上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上诉案件流转时间。

目前,全市法院今年已受理各类案件95837件,同比增加16.77%;结案81763件,结案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共执结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10472件,执行到位金额1.32亿元。同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劳务报酬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了快立、快审、快执协调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得到兑现。加强困难群众救助,依法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00余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158余万元。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侯东杰)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