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颜值”高 群众乐开怀

2021-04-08 08:14:15 星期四  来源:邢台日报

南和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家园

乡村“颜值”高 群众乐开怀

本报记者 闫丽静

春日阳光正好。走进南和区郝桥镇吴村,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小游园内绿植环绕,一座座美丽庭院散发着春的气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田园画卷徐徐展开。郝桥镇提出“无杂物也是一种美”,全镇持续推动各村先治脏、后整乱、再添美,逐步打造一村一特色、处处皆景观。

郝桥镇只是南和区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和区在城市建设显著改善的同时,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共同推进,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一手抓农村产业深入发展,一手抓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努力打造幸福家乡、美丽南和。

干群共建

干部下沉,擂台比看

“以前家禽满地跑,到处是垃圾,一到夏天臭不可闻,现在,家里窗明几净,家外村景如画,村庄就像一个大花园!”郝桥镇侯西村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称赞。

今年,南和结合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工作目标,针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不足,决定在全区开展“9212”行动,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列为九大提质提标提效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人人参与、持续发力。压实工作责任,南和区启动干部下沉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包联乡镇,区直干部包联村(社区),乡、村党员干部包片、包段、包点,以上率下,网格管理,见行动、见成效。镇级采取科级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的工作模

式,全员下沉到一线。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示范,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制定了联动方案,坚持人居环境整治与疫情防控统筹结合,相促相成。

激发整治动力,开展“擂台比看”和“落后村观摩先进村”活动,对218个行政村,每月开展一次现场评比,激励先进、督促落后。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实绩考核,与“星级”支部评定挂钩,极大调动了乡村两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成果共享

环境改善,居住舒适

“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咱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了,村里、家里干净了,出门是花、上街是绿,心情多舒畅!”北师村村民王庆芳说。

围绕“净硬亮绿美”目标,南和区高站位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定标准、明责任、限时间,推进全面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步一景、一处一画的美丽乡村。

净化上,精细开展“三清三净”行动。清脏乱,环境净,累计清理私搭乱建6442平方米,废旧宅基地5万余平方米,残垣断壁2700余处,建设“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1160余处,实现进村道路净、街边净、墙壁净、庭院净、厕所净。清污水,村庄净,坚持“城镇管网覆盖一批、集中收集处理一批”,建成大型污水处理站2座,集中式处理站17座,污水管网铺设村72个;其余146个村全部实施“污水改厕一体

化”,生活污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泼洒庭院、浇菜浇花,污水治理和农村洁净水平大幅提高。清粪污,生态净。在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5%的基础上,又投资782万元建成粪污处理站8座,购置粪污抽运车41辆,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了清淘队、维修队,定期上门抽运,无害化处理后灌溉苗圃,实现粪污生态循环利用。

开展“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乡村主街道硬化实现全覆盖,巷道硬化率达到90%以上。在照明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夜景亮化、外墙亮化、景观亮化。对村口牌坊、沿街墙画、仿古屋檐、篱笆小院进行改造提升,设计了“宫墙红+灰裙”的北方特色背景墙,完成3万平方米墙体美化,绘制3D立体文化墙1500余条,擦亮了美丽乡村“底色”,全区共创建美丽乡村25个。

绿化上,按照“通村公路风景如画,村庄周边绿化环绕,村内道路林荫花簇,村民庭院花果飘香,游园广场宜游宜乐”的要求,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街边路边、空闲宅基、零星闲地等,开展增绿提绿行动,累计完成村庄绿化1.5万余亩,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乡村14个、绿化示范院4300余户。

文化传承

美家乡貌,浓乡土情

“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

表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南和区坚持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双推进,充分挖掘、宣传南和历史文化,增强群众对美丽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南和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完整的传统传承。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南和区建成一批农耕文化馆、民俗馆等,同时建设农家书屋,传承乡土文脉。

开展环境美化工作,群众有自己的智慧。他们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不少村庄利用磨盘、石磙、石碾、旧轮胎等装饰街道、游园,既节省了开支,又体现了浓郁的乡情。在开展荒芜宅基地治理中,因地制宜建设花园、游园、果园,昔日村内脏乱的地方变成了最美风景。

美丽乡村有了文化支撑,就有了灵魂。新时代的农民不仅要居住在美丽舒适的环境里,还要丰富头脑,让思想意识与时代同步。南和区建成一批党建公园、文化长廊、街角凉亭等微景观,以往的环境死角变身为靓丽一景,农民出门即可享受文化熏陶。

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南和区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系列评选活动,累计创建美丽庭院5万多个,覆盖率达66.23%,弘扬和美文化。

通过一系列活动,人居环境整治成为群众的内生愿望和自觉行动,实现了由“环境美”向“精神美”的跨越提升,美了家乡貌,浓了乡土情。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