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志愿一抹红温暖一座城

2021-03-05 09:12:03 星期五  来源:牛城晚报

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这些志愿一抹红温暖一座城

行走在牛城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个个头戴小红帽或身穿红马甲的活跃身影。尽管职业、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志愿者们用一颗颗善良的心,一双双温暖的手,传递着“雷锋精神”,温暖着这座城市。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博 谢龙 文/图

社区、商场,活跃着一群“小红帽”

襄都区西门里街道办事处西寺社区王素芳拿着夹子、拎着袋子,来到自家附近的小区、街巷,看到地上的烟头、杂物,顺手夹起放入袋中。王素芳是社区志愿者之一。

街道机关、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居民等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进小区、走街巷,义务清理地面、绿化带中的杂物,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劝阻不文明行为,助力创城。现在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的人越来越多。每到下班后,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不仅仅是社区,在市区的商场、办事大厅等地,到处都有醒目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除了有手机充电站、免费茶水、纸巾、便民服务箱等这些便民用品和设施,出现紧急情况或需要帮助时,还可以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据统计,目前,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已达300多个,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生志愿者,城市里的“青春力量”

这次疫情,一个微信名叫“有事打电话”的00后女大学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女大学生名叫田佩瑶,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四学生,疫情中她主动当起了一名志愿者。1月7日,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向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书;1月9日,团市委、市学联向邢台籍返乡大学生团员发出共同战疫招募令。像田佩瑶一样的返乡大学生们,纷纷响应号召,奔波在社区、执勤卡点,搬运物资、代购食物、紧急救助……田佩瑶说:“有一次贴通知,有位大爷询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自己是大学生志愿者,配合社区做疫情防控工作。”大爷听了,给我们竖大拇指,说“好样的!”

“我当时特别自豪。”田佩瑶说,从小就知道雷锋的故事,以后要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传递雷锋精神,展现当代中国青年风貌。

不仅仅是疫情防控,在本市各大赛事会事的现场,在各个公益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2069支志愿服务队,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帮助和关爱

前两天,在市慈善馆,市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把爱心衣物归类、整理、打包。面对堆积成“山”的爱心衣物,志愿者们干得热火朝天。有人在细心挑拣,有人在折叠整理,有人把整理好的衣服用布条打包,还有人在分类规整。“很多捐献给贫困地区的衣物都寄存在这里,择日送往需要的人手中。”市义工协会负责人说。

2020年以来,市义工协会全年共组织公益活动288场次,参加志愿服务4497人次。不仅市义工协会,每到周末,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全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069支,他们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中,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为素不相识的人们送去帮助和关爱。

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雷锋”队伍,打造志愿服务之城

3月4日,龙泉东大街的一家养老院里,迎来了市龙泉小学的十多名小志愿者,他们给老人们送来米面油,还打扫了卫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公益行列。2020年,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还开展了41期“助力创城·周末志愿服务1小时”活动,197个单位、社区及社会公益团体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参与人数达5000人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将以“美我家乡,文明邢襄”为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助力创城·周末志愿服务1小时”“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联创共建”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固化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努力把本市打造成志愿服务之城。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