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产品稳产保供加速涉农企业复工复产
——我市第二十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详解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1月28日16时,我市举行第二十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市长邓素雪介绍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市第二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回答了记者提问。
1月27日12时至28日12时,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从1月3日至1月28日12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1例(南宫68例、隆尧3例)。28日新增出院9人,其中7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累计26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6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共32人全部转入康复治疗阶段。
昨日上午,张伯礼院士专程来到我市,在市定点医院开展了新冠肺炎中医康复培训。
目前,全市现有确诊病例45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除南宫市、隆尧县外,我市其他县(市、区)没有疫情。
1月27日,南宫市开展了对病例患者居家场所的终末消毒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专家吕锡芳率队到南宫市进行了指导。
昨日起,南宫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昨日15点40分,共采集309356人份,送检244710人份,已出结果24207人份,均为阴性。27日起,隆尧县启动了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昨日15时,共采集447780人份,已检测出结果318012人份,均为阴性。
加强文旅场所防控
在精准研判的基础上,我市制定了文旅场所疫情防控方案。暂停举办聚集性文化活动,严禁组织出入境团队旅游。全市旅游景区和公共服务文化场所目前处于关闭状态,市图书馆开展借还书籍、线上阅读业务。待我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调整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同时,我市完善了疫情防控分包方案,明确了市级领导包联全市14个4A级景区、4个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县级领导分包县域内3A级旅游景区和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同时配备了专门人员具体指导景区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24家省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
目前,全市农产品生产保供平稳、产量充足,能够满足我市群众日常消费需求。全市24家省级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复工;75家规模以上畜禽饲料加工企业中,66家恢复生产;定点屠宰企业19家,17家恢复生产,复工率89.5%。
近期,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开展抗疫情、解农困、促生产、保供应活动。采取线上视频培训、远程咨询服务、下发预警信息等方式,对“菜篮子”经营主体开展疫情防控、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防范技术指导,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针对蔬菜生产、畜禽养殖等经营主体存在的滞销难题,及时更新完善供需台账,强化与商务部门联系,持续推送农产品信息台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全力保障运输畅通,累计办理民生资质证明301个。
在推动涉农重点领域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市涉农重点领域企业建立复工复产工作台账,实行日报告、日调度、日通报制度,每日对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排名,加快工作进度。坚持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联合包联,采取“日报日清”形式,每天汇总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问题,累计受理并办结原料采购、车辆运输、产品滞销等难题582个,做到安全有序、应复尽复。要求复工复产的企业建立疫情防控体系,精准摸排返岗人员具体情况,做好防护物资人员配备,落实消杀防疫措施,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坚守安全环保底线。
为出院患者提供全流程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的隔离管理、健康监测、康复医疗等工作,实现全流程管理,促进出院患者全面康复,我市制定了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
出院后,在定点康复医院进行2周集中医学观察。集中医学观察期间,定时监测患者体温、呼吸道等症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机构可行肺功能检查,包括肺通气和肺弥散功能,或行六分钟步行距离实验。在定点康复医院满1周、2周复查核酸检测,满2周复查血常规及生化和双肺CT,无异常及核酸监测阴性的,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复查复诊出现异常的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出院患者要特别加强健康状况监测,一旦发现出院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应尽快采取治疗干预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进行2周居家观察。
各地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努力做到患者电子病历、出院健康监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努力实现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无缝衔接。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APP、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与辖区内管理的出院患者开展信息互动,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